龍開口分公司綜合部 卓利菊
7月5日,大理州消防救援支隊在龍開口開展水域救援實戰演練,云南省消防總隊防火監督部副部長、大理州消防支隊負責人李經政,大理州消防支隊參謀長李偉,華能龍開口公司楊勁松總經理及龍開口分公司消防隊相關人員參與觀摩。

圖1 演練人員及觀摩人員合影
此次演練分為九個科目,沖鋒舟編隊行駛、定點拋投救人、活餌救援、翻船扶正、無人機偵查及定點拋投、水上救援機器人救人、水面傷員轉運、水下搜索與定位、綜合演練。
沖鋒舟編隊檢驗舟艇駕駛員的舟艇駕駛操作技術、對舟艇工作性能的掌握及水上編隊的能力;同時也是檢驗抗洪搶險救援隊伍快速集結、操舟離岸靠岸、編隊搜索、水上協同救援等各種緊急情況下的救援能力的重要方法。行進隊形有三角形、一字型、蛇形、縱隊等隊形。

圖2 沖鋒舟編隊行駛
定點拋投救人分為兩種:第一種漂浮物救援,漂浮物救援是水域救援中最簡單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救援人員在發現被困者后向被困人員方向拋投漂浮物,其動作要領就是“快、準、穩”,要確保被困人員能夠拉到漂浮物,從而實現最短時間內救助被困人員的要求。第二種繩包救援。水上繩包長20米,直徑8毫米,是水域救援中最常用的救生裝備,也是救援人員個人防護裝備之一。救援人員發現被困人員后,把繩包拋給被困人員,在被困人員抓到繩包后把繩子拉回。

圖3 左為漂浮物救援,右為繩包救援
活餌救援依靠救援人員快速游動接觸受困人員后依靠救援背心上連接的活餌和岸基人員的救援繩索快速返回安全地帶的一種救援方式。專業的救援背心可以保證活餌在水流中盡可能的保障救援人員和被救援人員的生存能力。

圖4 活餌救援
皮劃艇翻船自救技術可以保證救援人員在遭遇皮劃艇翻船意外時快速進行脫困并扶正船只恢復救援能力。翻舟扶正,需要船只操作人員在船只扣翻后,快速游往翻覆舟艇并快速登上翻覆舟艇的底部,使用救援背心上的活餌掛鉤,利用重心漂移的方式,與落水人員合力將船艇翻正;登舟人員于翻覆舟艇翻正時,抓住船邊繩索,在翻覆舟艇扶正同時重新登上舟艇,該人員可第一時間進入舟艇內,并協助其他人員返回船艇。

圖5 翻船扶正
為快速有效甄別出水域事故的重點區域,出動無人機進行偵查。在克服了風阻較大、視野受阻等不利于無人機飛行的環境后,順利完成了偵查,為定點拋投救人開展提供了空中俯瞰的全景視角作為有效的輔助決策手段。拋投救生圈無人機通過激光瞄準器和攝像機對被困者實施精準投放。

圖6 無人機偵查、定點拋投
水上救援機器人救人,主要是利用水上救援機器人快速到達被困人員位置,可以克服溺水者帶來的不利影響,消防員直接在舟艇上展開救援,同時可以有效的保證自身安全,有正面救援和背面救援法兩種方法。水上救生遙控機器人既可由落水人員依托設備自救,也可由岸上人員遙控操作,能夠有效應對多種復雜水域,提升救援效率。

圖7 水上救援機器人救援
傷員被困在擱淺船只中,救援舟艇無法運至岸邊展開救援,為第一時間救助傷員,消防員須采取涉水救援的方式展開救援,水中救生員穿戴腳蹼,并攜帶漂浮救生擔架到達傷員所在地,把傷員固定在擔架上,再利用安全繩快速將傷員救回安全區。

圖8 傷員轉運
水下搜索定位是利用舟艇進行水面定位,協同潛水員潛入水下進行水底探摸作業,主要作用于船只翻扣后對于幸存于船只底部氣室內幸存人員的救助,亦可用于意外落水車輛物件的打撈工作。潛水員乘坐機動舟艇抵達目標區域,入水后依靠水面舟艇定位在水下進行探摸和搜索。定位目標后釋放水下浮漂標識水下目標位置后進行后續打撈或救援工作。

圖9 水下搜索與定位
綜合演練為模擬實景救援任務,接庫區警情,現有一條載有三人的皮劃艇在水庫區上游喪失動力,無法返回。庫區將于1小時內進行泄洪操作,將會危及被困人員安全。救援隊接警后迅速抵達救援地點,勘察后發現受困人員船只扣翻,兩名受困人員落入水中,一名受困人員失蹤。機動舟艇救援組隨即快速接近落水人員并使用救生員對落水人員進行救援,潛水救援組對翻扣船只內的失蹤人員進行搜救,成功攜帶失蹤人員返回救援船只。

圖10 綜合演練
此次水域救援實戰演練的開展,不僅是對大理州消防救援支隊的一次實戰檢驗,同時也是對龍開口分公司消防應急救援大隊的一次實戰學習。在以往的救援工作中,龍開口分公司多以陸地消防救援為主,對水上救援僅停留在理論知識層面,通過對此次演練的實際觀摩,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分公司水上救援的實戰空缺,促進了分公司消防應急救援大隊的全面發展。